爱电竞介绍

同样世界大赛第九,郎导遭排协公开批评!赵勇却轻描淡写怪队员太年轻

同样世界大赛第九,郎导遭排协公开批评!赵勇却轻描淡写怪队员太年轻

中国女排在世锦赛打出第九名的成绩,不仅追平了东京奥运的低谷,还再次点燃了球迷对女排的焦虑情绪。问题是,同样是世界大赛第九,面对郎平和赵勇,排协的态度怎么就像换了一个剧本?

东京奥运结束后,郎平主动道歉,随后卸任主教练,排协当时不仅在官网上发布批评文章,甚至连女排“元老”都被请出山,点名批评她的带队表现。那一波操作下来,郎平几乎成了“替罪羊”的代名词。

换到这届世锦赛,赵勇带队同样拿到第九,却仿佛风平浪静。赛后他接受采访时一脸平静,甩出一句“年轻要付出代价”,就像成绩差是天经地义的事。更让人不解的是,排协官网连中国女排不敌法国的消息都没更新,仿佛“不说就当没发生”。

这不是态度不同的问题,这是对待失败的标准完全变了。郎平时期,输球就要下课、就要公开检讨;赵勇时期,输球可以归因于“年轻”,可以默认没人追究。难怪有球迷喊话:郎导回来吧,哪怕当个技术顾问都好。

赵勇有这种呼声吗?很显然,没有。甚至连对他执教表现的讨论都变得稀稀拉拉,仿佛输球已经成了可以接受的常态。曾经那些一有风吹草动就站出来“指点江山”的名嘴和老将们,现在也沉默了。张然、魏纪中这些名字,已经许久没有在公众场合对女排发声。

球迷的期待正在下滑,而“底线”也在被一点点打磨掉。想当年陈忠和带队在北京奥运只拿了第三,都被认为是失败,最后黯然离开。如今要是还有这成绩,估计能被夸上天。2009年蔡斌第一次执教时,亚锦赛输给泰国、四国赛输给日本,结果直接被换下。现在要是输给日本女排,很多人甚至不会觉得奇怪。

俞觉敏临时接任,带队打出世锦赛第十、伦敦奥运第五,成绩虽然不亮眼,但起码还在往前走。后面是郎平二次执教,东京奥运第九;再到蔡斌二期,巴黎奥运第五。如果这个趋势是稳定的,那我们是不是得习惯以后女排进不了前四也不算“事”了?

这届世锦赛的第九名,从历史数据看,不算最差,但也绝对不值得原谅。尤其是在赵勇是第一年接手的前提下,虽然有“年轻”“伤病”的缓冲词,但球迷对这种解释早就免疫了。小二传连联赛都没打几场就被送上大赛舞台,发挥失常怎么不在预料之中?

中国男排这边,反而在动作上更积极。引进外教,打造梯队,对成年队和青年队都下了真功夫。女排这边却像一锅没搅开的粥,人员混搭、体系模糊,连基本的磨合都谈不上。说到底,是不是排协对女排的重视程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?

现在再回头看,才发现当初对郎平的“审判”有多苛刻。她至少带出过奥运冠军,有完整的执教逻辑和技术体系。而赵勇呢?带队刚起步,成绩就已经触底,排协却像没看见一样。要不是球迷还在讨论,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女排还没打完比赛。

不能否认,赵勇有他的难处。但当责任被一笔带过、当失败被视作成长的代价,女排的标准和方向也会随之塌陷。比赛可以输,但标准不能降。不然十年之后,我们是不是该为进八强鼓掌,为赢一场就欢呼?

没人质疑年轻队员的成长需要时间,但没人想看到的是,一代又一代新人的“试错”成为主教练和排协的免死金牌。如果做不好,至少该有人站出来说一句“我来担”,而不是把锅一推了之。

中国女排这个名字曾经意味着强悍、团结、不服输。它不该是“流程式失败”的代名词,更不该成为“成绩差也无所谓”的避风港。第九名不是耻辱,但当它被默许、被合理化,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地方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