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三大军阀,为何最先整肃云南王龙云?他干了三件无法原谅的事
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,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军阀。经过一连串的打仗抢地盘,到了抗日战争结束时,那些老军阀要么手下没人了,要么地盘被政府军给占了。还剩下几个比较大的军阀,他们分别是云南的龙云、山西的阎锡山和广西的李白三人。
说到对老蒋来说谁威胁最大,那肯定是桂系了。李宗仁和白崇禧,一个常在中央政府,一个在外面带军队,两人互相配合。桂系可是很有野心的,经常加入反蒋的队伍。在抗日战争前,老蒋两次被迫下台,桂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。抗战结束后,桂系还保持着很强的军事实力。
要是说不听话的程度,阎锡山那可是数一数二的。他坚持在本地抗日,晋军大部分时间都在山西打转,没像其他军阀那样,把兵交给中央来指挥。阎锡山常说自己像是在“三个鸡蛋”上跳舞,态度模棱两可,跟各方势力都保持着一种说不清的关系。
龙云看起来并没有想要掌控大局的念头,在抗战那会儿,他不仅派出了军队,还动员了好多老百姓来修建道路和机场。他让中央军和美军能够顺利进入云南,并且为美军提供了不少后勤上的帮助,确实付出了很多。
可为啥蒋介石第一个动手对付的是龙云呢?还不是因为他干了三件让人没法饶恕的事儿。
【第一与汪伪关系暧昧不清】
汪精卫原本是粤系政治圈里的人,得到了不少广东将领的拥戴,并且和西南地区的各种势力都有着紧密的交往。
1938年底,汪精卫打算投靠日本,他瞅准蒋介石去山西开会的空档,悄悄从重庆溜走了。在这之前,他还悄悄派亲信陈春圃跑到昆明找龙云商量,一是想借道云南逃跑,二是想拉龙云一起投靠日本。
其实,在那之前,汪精卫就已经让“低调俱乐部”里的重要人物,比如梅思平、高宗武他们,去跟日本人谈判了。后来,他们还跟日本的参谋本部大臣今井武夫,一块儿签了个叫《日华协议记录》的东西。
里面清楚地说要先鼓动云南带头反抗蒋介石,然后四川跟着行动。还打算在云南和四川建立“自治”政府,拉上广东、广西,一共四个省,提议让汪精卫来当头儿的,搞个“新政府”。
汪精卫抵达云南时,龙云非常高兴地接待了他,并且他们悄悄地聊了两次。在这两次聊天里,汪精卫把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龙云。这些事情,陈春圃在后来的回忆文章里也提到过。
汪精卫说:“行了,我现在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你了。你要是不乐意,现在就可以给蒋先生发电报,顺便把我扣下,这样你还能立个功呢。”
龙云听完就回道:“汪先生,您这话太客气了,我完全赞成。不过有一点,日本要在两年内撤军,这时间有点久了,要是能改成一年就更好了。”
第二天,龙云悄悄租了架私人飞机,把汪精卫送到了河内,等汪精卫走了,他才去跟老蒋说了这事儿。明摆着,他想两边都落个好。汪精卫那边情况还不明朗,他当然不敢轻易站队。汪精卫一走,他就去报告,这样既撇清了自己的关系,又不会惹恼汪精卫。
12月29号,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了个叫“艳电”的东西,宣布他背叛国家去投靠敌人。没过多久,他就派自己的小舅子陈昌祖跑到昆明去找龙云接头。龙云写了封信,让陈昌祖带给汪精卫。可倒霉的是,陈昌祖在出国的时候被军统给逮住了,信也被搜了出来。信里头写着:“汪先生(就是汪精卫)说的那些事儿,以后肯定会有实现的一天。”
老蒋看完心里直犯嘀咕,他在日记里记录说:“龙云这态度,问题可不小,往后抗日能不能成功,咱们的生死存亡,全靠云南这个后方顶着,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。”那一晚,老蒋翻来覆去睡不着,第二天一早,他就拿定主意,派白崇禧去云南稳定局面。
后来,军统派了人去河内想要杀掉汪精卫,但没能得手,只不小心打死了汪精卫的秘书。龙云一听到这事儿,赶紧派人去河内表示关心,还带了5万块钱过去。那个人回来时,汪精卫托他带了一封信给龙云。
这封信主要就是想说,想让龙云向全国发出电报,支持他“艳电”里头的卖国想法。他还说自己想回昆明,希望龙云能保护他的安全,等着局势变了,再考虑接下来怎么做。
汪精卫想回云南,是因为他发了那个“艳电”后,本以为能拉到的那些军阀一个都没搭理他。再加上日本那边的首相近卫文磨不干了,新上台的首相政策还没个准儿,把汪精卫晾在了一边,这让他觉得当汉奸没啥奔头了。
不过,这封信最后还是落到了老蒋手上,其中经过有两个版本。军统那边说,是他们发现了信还偷偷拍了照。而龙云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,是他自己把信交给了老蒋。
我琢磨着龙云可能是想摸摸老蒋的底,他巴望着汪精卫能回昆明给他撑腰,但又怕惹恼了老蒋。在给老蒋送信的时候,龙云还在电报里表了忠心,说自己绝对不会跟汪精卫那帮人混在一起。
老蒋察觉龙云心思不定,于是派唐生智去昆明尝试说服他。早些年,唐生智站队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,结果吃了大亏,连手下兵马都损失殆尽。见到龙云后,唐生智一个劲儿地抱怨,说汪精卫人品不行,老爱耍弄军人,劝龙云别中了他的计。最后,他还让龙云把汪精卫的信登在报纸上,这样做就是要让他们彻底决裂。
龙云觉得公布私人信件不太道德,所以拒绝了,但最后他还是把给汪精卫的回信交给了老蒋,经过修改和审查后,在《云南日报》上发了出来。同时,他也跟河内那边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不容易。后来,军统的人在河内截获了一份日本特务发给东京的密电,里面提到了这件事。
龙云写信是为了“让大家别再误会他,并且重新获得中央的信任”。至于征兵上前线打日本鬼子这事儿,“其实不是他本意,是军政部下的命令,他也是没办法才这么做的。”
汪精卫到了上海以后,龙云还一直跟他保持联系。武汉会战打输了,龙云对抗战的前景感到非常沮丧,他甚至跟汪精卫提议,“不如再派一支队伍从北海那边(那时候归广东管)上岸,直接去滇黔地区,切断滇缅公路,或者干脆攻打桂林,进而攻打湘南……”
高荫槐这位滇军将领记得,日本曾有意让龙云做南方九个省的头儿。龙云呢,也悄悄派人去了香港、上海、南京这些地方,想找日本的间谍和陈公博搭上线。还有啊,汪精卫让他的表弟梁皋宇跑到昆明去联系龙云,结果龙云就让梁皋宇当了佛海县的县长,还搞了个秘密电台用来联系。
龙云要等到美国援助到位了,态度才开始慢慢转变。不过说实话,他一直没越过那条界限。大体上,他还是站在重庆那边,跟汪联系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个后路。
一方面,老蒋对这儿盯得很紧,专门派了戴笠来盯着。另一方面,日军还没法对云南构成大威胁,龙云还没到得做最后决定的时候。
【第二串联西南势力反蒋】
抗战那会儿,龙云不光出兵帮忙,心里也明镜似的,知道以后工厂和中央政府的一些部门要搬到云南来,老蒋肯定会找机会把云南给并了。对龙云来说,云南就是他吃饭的本钱,要是没了对云南的管辖权,那他就啥也不是了,所以他总是想方设法地阻拦这事儿。
要是汪精卫靠不住,咱就跟西南的军阀联手,另起炉灶搞个新队伍。
其实在抗日战争刚开始那会儿,龙云就已经和好多方势力打上交道了。七七事变发生后,蒋介石给各省的大官们发电报,请他们来北京一起商量国家大事。龙云呢,他给李宗仁打了个电话,劝他别太急着去北京,要不可能会被蒋介石给软禁起来,到时候大家可就都危险了。
后来,阎锡山、刘湘、余汉谋、白崇禧等这些地方上有势力的大佬们一个个来到了南京。他们在8月7日聚在一起开了个国防大会,商量好蒋介石不会抓人之后,龙云才在8月9日赶到南京。一到南京,龙云就主动去找了周恩来,两人互相交换了密码本,算是搭上了线。
前面说到,军统居然能截获日本特务的秘密电报,听起来有点不太敢相信,就像是日本特务故意让军统知道,想离间云南和中央政府的关系。这事儿真假难辨,不过日本特务电报里说的内容,很可能还真是那么回事。
1939年5月24号,军统截获了日本间谍铃木贞一发给日本外交部长的电报,电报里说:龙云悄悄派人去了河内,说中央政府现在对云南盯得更紧了。因为他们之前跟刘湘、韩复榘他们偷偷商量好的西南自治计划被暴露了,现在处境挺难。他们还打算趁着中央政府各部门搬到昆明的时候“动手”,所以想找日本人帮忙。
1938年年初,韩复榘因为没守住济南被蒋介石给杀了,但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直接逃跑。后来解放了,川军里的范绍增写了篇回忆文章,说他在刘湘那儿瞧到一封秘密信件,讲的是想让王瓒绪带着两个师去找韩复榘商量联手的事。范绍增把这事儿跟戴笠说了,蒋介石为了警告其他人,就下定决心把韩复榘给除掉了。
范绍增的回忆和日本特务的密电内容大致对上号了,一个是他在解放后讲述的,而那密电档案直到最近几年才被公开。他们俩那时候不可能看到对方的东西,所以只能说这些内容应该是真的。
在打仗这方面,龙云老是想办法跟四川的那些军阀拉关系。刘湘死了之后,龙云就去找潘文华商量,想一起搞个军事小团体。他们俩合计着,既然蒋介石不肯给先进的美国武器,那他们就先藏着掖着自己的力量,让中央军和日本鬼子去拼个你死我活,等中央军被打垮了,他们再出来捡便宜。
与此同时,西南方面的力量也尝试直接向美国和英国求帮忙,说只要能给武器,就愿意让美国人来带他们的军队。龙云还不忘联络刘文辉、邓锡侯、余汉谋、冯玉祥、薛岳、张发奎,还有一些东北军的头头。但美国公开的档案里说了,他们一开始就不乐意,因为中国要是分裂了,对他们的长远打算可没好处。
军事上没法再突破后,龙云开始从政治上找帮手,拉拢那些支持民主的第三方力量。1943年5月,有了龙云的支持,民盟在云南成立了分部。之后,龙云不仅保护了很多民盟的人,自己也加入了民盟。他对西南联大也特别宽容。虽然这么做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政治地位,但没想到却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民主事业的发展,让云南成了中国民主的一个“亮点”。
1944年,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里打得大败,之后,西南那边的力量就闹腾得更厉害了,还冒出了两个反对蒋介石的主要圈子。
一方面,广西那边,李济深是头儿,他琢磨着在两广交界的地界上搞一个新政府,打算等重庆政府垮了,他们就顶上。现在,龙云、张发奎这些人都站他那边。另一方面,昆明那边呢,民盟的头头儿,还有龙云、潘文华、刘文辉、邓锡侯这些人,想在西边搞个“西南联防政府”,好把重庆政府给换了。
不过这个联盟还是碰到了美国人的阻拦,而且联盟内部也不团结,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,虽然聚在了一起,但却选不出个带头的,结果也没能起到啥大作用。
老蒋听到风声后,就派了贵州的刘建群去劝劝龙云。刘建群对龙云说,日本输定了,要是这时候还想着跟那些军阀勾结,到最后只怕会被骂成卖国贼。还不如去打日本人,就算打输了,也能被大家当成民族英雄,这样在云南的地位才保得住。
到了1945年初,龙云和重庆之间的关系才开始好转。重庆这边退了一步,给了龙云3个师的美式装备,而龙云呢,也让云南的军统特务有了更多活动的机会。
【第三差点让美援中断】
抗战一开始,龙云虽然派兵帮忙,可后来因为利益闹矛盾,跟重庆那边产生了很大的争执。
云南地下藏着好多宝贝矿石,在打仗前头,这些矿石就是云南的钱袋子。靠着这些矿石,云南不仅弄到了法式的高级武器,还搞起了一支小飞行队。经济上,云南也挺自给自足的,自个儿发了滇币流通。
抗战一开始,国民政府就着手要把各地的兵工厂、银行和矿产都管起来,特别是让资源委员会来管矿产。这肯定让那些地方军阀不爽,不过呢,也有些地方挺给面子,像广西,就把兵工厂、银行和矿产的管理大权都交出来了。
可龙云却一直不愿意合作,他觉得要是没钱,军队就运转不下去,那以后怎么保持自己的独立呢。他对法币在云南流通特别反感,那时候,宋子文管的中国银行想在昆明开张,结果被龙云给拦下了,只好跑到香港去。一直到1942年,国府的四大银行不断接收滇币,这才慢慢在云南站稳了脚跟。
在中央政府的钱还没进云南时,龙云就把原来云南财政厅管着的一大堆金子、债券、外汇、美元啥的,都转到了云南人民企业公司的账上,这样他就好自己管着了。而且啊,在矿产管理部门接手之前,龙云早就一个人把锡矿给包圆儿了。
争夺贸易控制权变得更加白热化。那时候,滇缅公路成了中国获取物资的唯一大路,云南地方政府为了跟中央政府争税,就规定所有从云南出去的货物都得交“过路费”,这让其他省份很是不满。而且,云南还偷偷出口桐油、猪鬃这些本该国家管的军用材料。
因此,国民政府在昆明设了个对外贸易委员会的办公点,专门负责查看从云南运出去的东西。并且,还下了令,不让云南对运往其他省份的货物收税。
这对云南的经济来说,简直就是当头一棒。为了应对,云南方面想了个新办法,就是禁止那些没拿到新富滇银行贸易许可证的货物出口。而要拿到这个证,前提条件就是得先交钱。
没办法,重庆只好和云南坐下来商量,最后商量出中央每年给云南160万元的补助。这笔钱比云南以前收的过路费多了不少。
除了钱的事儿,龙云和驻扎在云南的中央军也闹得很僵。从一开始,龙云就不想让中央军踏进云南半步。可云南是中国的交通要道,运送物资全靠它,所以中央一开始说想派一个师的军队来保护道路。经过一番争斗,龙云勉为其难地答应了。但没想到的是,这一答应,中央军就像潮水一样,一波接一波地来了。
一开始,中国为了攻打缅甸,在云南聚集了十万大军。大军好不容易抵达缅甸后,龙云这才放宽了心,以为他们得在那边待上好一阵子。可没想到的是,远征军没多久就打了败仗,日军随后打进了滇西。这时,中央又派来了大批军队防守,人数远超过滇军,龙云没办法,只能接受这个局面。
1941年,滇军和中央军因为抢汽油大打出手,闹得很凶。在昆明养身体的老蒋,一听到枪声,还以为第二次西安事变又来了,吓得赶紧离开了云南。
龙云最头疼的就是驻在云南的美国军队,人数最多时有好几万,按照之前的约定,他们的吃穿用度都得由中国来负责。因此,龙云每天得忙着买大量的猪、鸡,还有差不多6万枚鸡蛋,上百头肉牛,500只羊,蔬菜更是多得要用卡车来拉。可西南那边本来牛就少,云贵地区的牛几乎都被买光了,连农民耕田都受到了影响。
龙云忙前忙后做了不少事情,可蒋介石就是不肯把美国武器给他,这让他非常生气。到了1944年2月,龙云手下的一些保安团居然假装成土匪,两次去抢美军的东西,连美国武器都不放过。美国方面得知后大发雷霆,放出话来说,如果蒋介石不处理好地方上的问题,他们就停止援助。
这事儿让蒋介石特别难堪,那时候豫湘桂战场正打得一塌糊涂,美国还逼着蒋介石把军队交给史迪威去带。蒋介石那是屋里屋外都是事儿,他跟美国斗了好几回合,哪怕是要跟美国翻脸,也不愿意放手军队。龙云这么一折腾,不就明摆着说蒋介石管不住自己的人嘛,这让他脸上实在挂不住。
就在这时,老蒋打定了主意,要除掉龙云。
【尾声:】
龙云把汪精卫当作自己的后路,这显示出军阀们都有两面性,但他并没有做出伤害民族的事情,所以从当时的情况看,他的做法也能让人理解。至于他和老蒋之间的争斗,说白了就是个人抢地盘的斗争。龙云一个人的做法,并不会给滇军的荣耀抹黑,也不会掩盖云南老百姓的辛勤付出。
反正,龙云这个人挺复杂的。不过总的来说,他在抗战时确实出了不少力,这点得给个赞。特别是解放战争快结束的时候,他在推动云南起义上也大功一件。说他是爱国将领,挺合适的。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