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企业产假社保补贴 50%!招育龄女性顾虑大减
上海某科技公司HR陈女士的手机在8月11日一早响个不停
她正忙着整理材料,为三名刚结束产假的女员工申请一项新政策补贴——只要通过审核,公司就能拿回她们产假期间社保单位缴纳部分的50%,总计近2万元。 陈女士算过账:一名月薪1.5万元的女员工,产假期间企业每月需承担约4000元社保,新政后直接减半。 “以前招育龄女性总有顾虑,现在政府分担成本,招聘时更敢放开了。 ”她边填表边说。
上海政策:50%社保补贴覆盖所有孩次
上海市人社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明确,自2025年1月1日起,只要企业为在职生育的女职工缴纳社保,即可申请养老、医疗(含生育险)、失业、工伤四险单位缴纳部分的50%补贴,连续补贴6个月。 例如,若企业每月为一名女职工缴纳社保2000元,新政后实际支出降至1000元,剩余部分由政府承担。
线上申请通道8月底开放,企业可“一次申领”
企业无需反复跑腿,只需在女职工产假结束后1年内,通过线上系统提交一次申请,审核通过后即可一次性领取6个月补贴。 劳务派遣员工同样适用,但需由劳务派遣单位申请后全额转给实际用工单位。
同步推广“弹性工作制”岗位
上海要求企业为产后返岗女性设置“生育友好岗”,允许弹性上下班、远程办公或灵活休假。 一家参与试点的电商企业将客服岗调整为“错峰排班”,员工可自主选择每天工作6小时。 试点8个月来,这类岗位已覆盖超5000名女性,离职率下降30%。
江苏三孩补贴80%,浙江全省统一50%
江苏将生育支持力度与孩次挂钩:一孩和二孩企业享50%社保补贴,三孩高达80%。 一家南京制造业企业算过账:三孩女职工产假期间,企业原需承担社保约2.4万元,新政后仅自付4800元,节省1.92万元。
浙江则采取普惠模式,无论孩次统一补贴50%。 企业可在女职工生育后18个月内申请,线上线下均可办理。
广东、湖北探索“三方共担”机制
湖北明文鼓励“政府、企业、个人共同承担假期用工成本”,例如宜昌允许企业将产假延长至1年,其间工资由政府补贴30%。 广东则规定3岁以下子女的父母每年各享10天育儿假,具体成本分担细则由省级部门制定。
全国3600元育儿补贴已落地,托幼同步减负
2025年1月起,全国所有2022年1月1日后出生的3岁以下婴幼儿,每年可获3600元育儿补贴,直至满3周岁。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性、普惠式现金补贴,不分户籍与区域。
学前教育同步免费:2025年秋季学期起,公办幼儿园免除学前一年保教费,民办园按同类型公办标准减免。 地方政府需保障教师工资并制定民办园补助细则。
呼和浩特三孩补贴10万,北京多子女家庭优先配租公租房
呼和浩特对三孩家庭分10年发放10万元补贴,叠加“全市自由择校”特权。 政策出台后,当地母婴用品店销量增长40%。
北京将多子女家庭纳入公租房优先配租范围,购房可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。 若租房备案,公积金可按实际租金全额提取,不受月缴存额限制。
海南新生儿医保免费,企业主动加码
海南新生儿可免费参加城乡医保并享受两年待遇,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。 某三亚企业借此推出“员工试管费用全额补贴”计划,已有7名员工申请。
名创优品、携程等十余家企业也自发生育奖励。 小鹏汽车为员工发放一次性育儿补助1万元;远东集团允许新手父母每日提前1小时下班接娃。
警方紧急提醒:警惕“补贴申领”诈骗链接
目前全国育儿补贴线上申领渠道尚未开通。 云南昭通警方监测到诈骗分子伪造“快速申领”链接,诱导填写银行卡信息。 江西乐安县卫健委证实,省级申请平台预计8月下旬开放,统一入口支持支付宝、微信操作,线下保留人工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