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谢晖:国内青训第一诉求是不要埋没天才,国字号集训要和世界接轨

8月15日据直播吧的消息,在接受《东方体育日报》的访谈时,谢晖谈及了集训相关话题。他秉持这样的观点:国字号集训理应与世界接轨。

有人问道:“您也曾经历过‘金元足球’鼎盛之时,目睹过中超外援身价高达几千万欧元的景象,如今面对这般状况,您作何评价?”谢晖感慨道,疯狂过后,我们重新回归现实,也逐渐意识到,我们的足球水平不仅未曾提升,甚至有所下滑。归根结底,足球领域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。

往昔,我国的体校系统,诸如大连东北路小学这类颇具足球底蕴的学校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上次我回到徐汇少体校,当年的教练吴德华曾是上海队的一员。那时的体系里,众多专业教练员扎根基层,而我们正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。倘若没有这样的系统,我们恐难崭露头角。若不是有如此优秀的教练和完善的体系,或许我当年就会选择读书或从事其他行业。正是得益于这些,中国足球才得以在2002年迎来进军世界杯的巅峰时刻,二者息息相关。

然而,后来中国足球确实走了诸多弯路。但话又说回来,我对中国足球依旧满怀信心。例如2007 - 2008年龄段的球员,整体水平相对较高。而且,球迷们对足球的热情不减,今年中超的球市在许多地方都十分火爆。大连的多场比赛,现场观众多达6万余人,上海德比亦是如此。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,球迷们对中国足球不离不弃,我们足球从业人员理当倍加珍惜这份厚爱。

我在德国踢球期间,亚琛俱乐部所在区域有众多小俱乐部作为支撑,进而向上支撑像勒布库森这样的大型俱乐部。若俱乐部无法深入到6至8岁的草根足球层面,那么就只能依赖学校。在欧洲,足球以小俱乐部为主要单元;而在日本,则以学校为最小单元,并且拥有高水平、极具竞争力的联赛。日本高中联赛的决赛会在国立竞技场举行。当下,中国足球也需依靠学校体系,校园足球必须得到真正的重视。

谈及接轨一事,当你身为球员之际,我们那时长期集训颇为频繁。直至如今,国字号队伍相较其他球队,集训时长依旧更长。不过,如今的情况已大有改善。往昔,我们集训一次长达三个月,如今缩减至三周,这无疑是一种进步。若想即刻与欧洲的集训模式接轨,在三天内集结完毕,着实并非易事,只能循序渐进,逐步达成接轨目标。

说起校园足球,新民晚报杯上海赛区的赛事已于上周圆满落幕。张园举办启动仪式时,你也莅临现场。决赛时,我亲临赛场观赛,高中组的两支队伍踢出了4比4的平局,最终通过罚点球才决出胜负。实际上,足球本身就充满了这般“神剧本”,它与球队水平并无太大关联。我们往往存在一种固有观念,认为唯有欧冠赛事才会出现令人惊叹的“神剧本”,实则不然。足球之所以魅力非凡,正是因为在不同层级,即便是最基层的赛事,同样可能上演精彩绝伦的“神剧本”。

你在担任职业队主教练带队训练时,是否有时会发觉,球员到了职业队阶段,仍存在诸多本应在青少年时期就解决的问题,而后就这样来到了你这位职业队主教练手中?真正值得深思的问题是,为何这些球员此前未被淘汰?更为残酷地说,以他们这样的水平,正常情况下或许根本不应站在职业球队的训练场上。所以,这依旧回到了我们先前探讨的话题,若没有在庞大基数基础上进行层层筛选,最终出现在职业球队乃至国字号球队训练场上的,便是这般水平的球员。

正如我之前所言,青训的首要诉求便是尽可能发掘天才球员,避免一位具备成为天才潜力的小球员被埋没,要为其搭建一条畅通无阻的成长轨道,使其能够持续在绿茵场上驰骋。就拿球探这一角色来说,我坚信在足球发达国家,球探至关重要。即便让我们当下从事球探工作,或许都难以企及他们的专业水准。众多球星皆是先被球探发掘的。故而,足球,包括青训系统本身,实则是一个生态系统,由众多分工各异的专业人员共同构成。然而,就目前状况而言,中国足球的这一系统尚未得以完整构建。

【来源:直播吧 | 编辑:我爱小贝】
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#图文带货训练营# #热点新知# #图文打卡计划# #新知漫谈##新知漫谈专属活动# #春日赏花时# #深度好文计划# #质感创作人#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