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名新生!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举行
晨光铺路 桂香引航
9月13日上午
学校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
暨开学第一课
在东园足球场隆重启幕
10602名新中南林人
齐聚绿茵场 共启新征程
以梦想为名 书写中南林之约
快和小E共赴这场青春盛典吧!
9月13日上午,学校在东园运动场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。全体在家校领导出席。各部门(单位)主要负责人,各学院党委(党总支)书记、院长、副书记、辅导员,教师代表,10602名本科、硕士、博士新生参加。典礼由副校长刘高强主持。
学校党委书记吴义强院士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。他以“向光成林,一路是风景更是胸中丘壑”为题给全体新生讲授“开学第一课”。他作为一名在学校学习、工作38年的老师、学长,带大家领略中南林一路的风景,一起在行走中聊聊成长、在故事里感受光芒、在风景里读懂大学。他希望同学们汲养于沃土,感悟文脉之厚重,成为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新时代好青年;苍翠于时代,开启梦想之征程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逐渐成为栋梁之材;勃发于青春,担当复兴之重任,把自己的“小树”汇入国家民族的“林海”,在“可为”时代做“有为”青年。他寄语新生们从中南林的风景中感悟岁月的智慧、品读处世的哲学,在这座以“林”为名的校园里,循路向上生长、向光蔚然成林。
▲学校党委书记吴义强院士为2025级新生讲授“开学第一课”
党委副书记、校长仇怡在致辞中向全体新生表示欢迎和祝贺。她以《好问》为题,希望新生们溯求真知,在知识沃土里深耕探索之问,以“问”为镐,开垦出属于自己的思想绿洲;辨识本心,在成长道路上勤修自省之问,以“问”为镜,成为一个有温度、有胸怀、有格局的“大写的人”,让正直、真诚、善良成为青春最动人的底色;勇担使命,在时代洪流中叩响青春之问,以“问”为帆,紧扣国家之需、时代之需,将个人的“小我”融入服务绿色发展、建设美丽中国的“大我”之中,在时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,让青春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。她寄语新生永葆“好问”的热忱与勇气,在知识的沃土中探索真理,在成长的道路上认识自我,在时代的召唤中扬帆远航,奋力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、无愧于人民、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。
▲学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仇怡致辞
好 问
——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
党委副书记、校长 仇怡
(2025年9月13日)
亲爱的2025级新生同学们、家长朋友们、老师们:
大家早上好!
四时俱可喜,最好新秋时。从今年7月发出第一封录取通知书、寄出第一颗青冈种子开始,中南林就对大家的入学翘首以盼。今天,我们相聚在这里,微风徐徐,阳光正好,既映照出我们双向奔赴的喜悦,也寓示着同学们未来的光明前景。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,从此时起,中南林这所已经走过114年风雨历程的高等学府,将会在你们的成长中,留下一段难以磨灭的岁月痕迹;而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你,也将为这座绿色的校园,添上一份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。在此,我谨代表学校,热烈欢迎你们——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中南林人!欢迎你们成为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中的一抹新绿!同时,也向一路辛勤培育你们、呵护你们、陪伴你们成长的父母、师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!
天地存肝胆,江山阅鬓华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今年的九月开学季,有着特殊的意义。上周,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大会和盛大阅兵式,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铭记、对和平的捍卫,对复兴的憧憬,也让你们人生的新起点,激荡着铭记国耻、吾辈自强、振兴中华、强国有我的青春最强音。你们是无比幸运的一辈,生长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,而且将亲身参与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,亲眼见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时刻。
生逢盛世何其有幸,不负韶华砥砺前行。当前,人工智能飞速发展,科技创新日新月异,产业变革风起云涌,人类正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站在这无限可能的起点,该如何在大学的宝贵岁月里把握住学习时光、成长机会,如何正确理解并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,将青春的激情与奋斗转化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,是每位同学都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《尚书》有云:“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”。“好问”,意味着带着好奇进入知识的殿堂,带着真诚探寻内心的方向,带着勇气走进未知的世界。大学是人生宝贵的“拔节育穗期”,同学们在未来的几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积蓄力量、向阳生长,走稳走好这段属于你们的成长旅程。今天的开学典礼,我想围绕“好问”这个关键词,与大家分享三点期许:
希望你们溯求真知,在知识沃土里深耕探索之问。从高中到大学,从本科生到研究生,大家将面临全新的学习挑战,不仅是知识广度与深度的拓展,更是学习方法、思维方式的全面重塑,需要尽快适应新阶段的学习方法和要求,提升专业的认知和兴趣,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。希望同学们不断激发自己的“求知欲小宇宙”,敢于提出问题,勤于探索未知。从教室到田野、从图书馆到演讲台、从实验室到竞赛场……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“考高分”“拼绩点”,而是要以更高的视野,厚植专业志趣、激发学习动力。不是满足于知识的表象,而是深究其根系脉络;不要畏惧问题的艰深,而是要享受抽丝剥茧的过程。希望同学们主动走进大国重器、智慧车间、工业园区、田间地头,让每一次讨论、每一份报告、每一场讲座,都成为你向知识密林深处迈进的足迹。以“问”为镐,开垦出属于自己的思想绿洲。
希望你们辨识本心,在成长道路上勤修自省之问。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,更是人格塑造、价值确立的关键时期。《论语》有云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而不习乎?”荀子《劝学》有云: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”明德修身是与时俱进的行为准则和内化于心的日常修养。希望同学们多自问自省,真诚地认识自己、打磨自己、超越自己。为自己的人生之树扎下更深的根须,刻下更清晰的年轮,使其在未来风雨中屹立不倒,枝繁叶茂。希望同学们能够时刻以慎独克己的态度,诚实守信的精神,在对自我的审视与反省中不断塑造自我。把正确的道德认知、自觉的道德养成、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,自觉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,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。以“问”为镜,成为一个有温度、有胸怀、有格局的“大写的人”,让正直、真诚、善良成为青春最动人的底色。
希望你们勇担使命,在时代洪流中叩响青春之问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、人民的大我之中,与时代同步伐、与人民共命运,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、升华人生境界。离开了祖国需要、人民利益,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。”祖国的需要在哪里,青年的志向就应奔向哪里;民族复兴的征程在何处,青春的汗水就应挥洒在何处。学校的优秀校友——“太行山上的新愚公”李保国教授,心中最深的牵挂,就是“如何让山区的百姓富起来?如何让这片土地不再贫瘠?”为此,他三十五年如一日,扎根最艰苦的山区,用科技染绿荒山,让千万亩果树成为乡亲们的“摇钱树”。希望同学们多思考这样的问题:当今世界,守护绿水青山,突破科技瓶颈,发展未来产业,我能做些什么?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,我能奉献什么?希望同学们以“问”为帆,紧扣国家之需、时代之需,将个人的“小我”融入服务绿色发展、建设美丽中国的“大我”之中,在时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,让青春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。
关山万里路,我辈请长缨。同学们,站在光荣与梦想的新起点上,作为新一代中南林人,愿你们永葆“好问”的热忱与勇气,在知识的沃土中探索真理,在成长的道路上认识自我,在时代的召唤中扬帆远航,奋力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、无愧于人民、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!
再次欢迎你们!谢谢大家!
▲副校长刘高强主持大会
会上,吴义强、仇怡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。李蕾代表教师发言,王彬彬、王子杰、姚雨桐分别代表博士、硕士和本科新生发言。
典礼结束后,召开了2025级本科新生军训动员大会,为期两周的军训正式拉开帷幕。
▲吴义强、仇怡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
▲教师代表李蕾发言
▲博士新生代表王彬彬发言
▲硕士新生代表王子杰发言
▲本科新生代表姚雨桐发言
多图直击
礼成有时 征程无疆
此刻晨光里的每一次仰望
皆是明日星海的启明
愿2025级csufters
向山而立 成木成林
深植厚土 叶擎苍穹
提笔绘就时代新篇
图 | 黄绪将 鲁佩琦 王乐妍 杨雨函 曾悠茉 冯逸霖
视频 | 赵鹭阳 唐嫚鸿 尹梦飞 尹思然
编辑 | 李钰荟 文 | 王翕羽
责编 | 谭依玲 修欣慧 邓嫚婷 鲁佩琦
审核 | 王天宏 张胜利 周预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