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团长,打了10年零工,忽然听到全苏联都在找他
一场战争会带来多少英雄?你也许不会想到,二战初期仅仅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小要塞,就硬是拖住了德国装甲洪流近一个月,德国人夜里都怕被里面的苏联士兵“带走”。在那个兵荒马乱、生死无常的年代,有多少传奇故事被埋没?历史课本只提到几个大将的名字,是不是意味着其他人的牺牲就微不足道?布列斯特要塞和它的守卫者,加夫里洛夫少校,用鲜血写下了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。可他们的结局,又为什么那么让人唏嘘?
德军打着雷霆万钧的气势,号称一天就能推进几百公里,拿下苏联西边的小据点不过是“小菜一碟”。可布列斯特要塞偏不买账——德军进攻一天、两天、一周、两周,居然还没全拿下来。德国指挥官急得抓耳挠腮,头一句骂苏联“蠢”,下一句就怀疑“欧洲其它国家是不是都提前投降了?”要塞里弹药、粮食虽早见底,但里面的士兵还在不断地“反送温暖”——甚至有的直接冲出来,跟德军短兵相接。你说这是不是“疯了”?明知道没希望还死磕,难道真甘心死守孤堡当炮灰?可接下来,更让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。
其实德国人一开始就摸清楚了:布列斯特要塞地处当时苏联西线,兵力不过两千,重武器、补给跟不上。德军空袭、重炮、坦克轮番上,按说最多几天就能拿下。但现实像剥洋葱一样,一层比一层辣眼睛。要塞被河流和岛屿分割成四块,就靠那几座桥穿线串门。德军本以为苏军士兵一看见坦克就跑,结果他们死命守着,连菜刀、板凳都拿来当武器。当地老百姓也议论:“这帮战士太狠,把命都豁出去了。”有人送水送饭,有人半夜听见炮火还睡不着。有苏联士兵手受伤了,还爬出来把德军拉进地堡里“同归于尽”。一时间,布列斯特小城像闹鬼一样,白天打,夜里偷袭,断水断粮还硬挺着。
时间久了,人总有耗尽的时候。加夫里洛夫和伙伴们分散在地堡和角落,能用的武器越来越少,子弹都捡回来反复用。德国人不断劝降——“你们早就被抛弃了,再不出来就一个不剩!”地堡里静下来的时候,连呼吸都能听见。有人真的撑不住了,被俘后身体几乎像行尸走肉。苏联高层根本没留意这座孤堡,外面的援军也无望。看上去,好像一切就该这么结束。可是总有人舍不得放弃硬撑下去,哪怕剩下的战士手脚都在颤,也没人自己先举白旗。不是没人质疑:“我们是不是被忘了?”“命都拼完了,到底意义何在?”德国人一边继续猛攻,一边也开始生疑:“这帮人是魔鬼转世?”可是世上每一场硬仗,真正的“喘气口”总是短暂的。
正当大家以为苏军残部快要全军覆没,突然有一阵猛烈的抵抗再度爆发。德军本来准备粉碎最后的力量,“踏平”要塞,结果天一黑,他们自己哨兵先被潜出来的苏军击倒。加夫里洛夫少校甚至带着仅剩的十几个臂伤腿伤的伙伴潜伏在废墟,用机枪扫射、冷枪点射,把德军的“庆功酒杯”都打翻了好几回。有人在墙上刻下:“我在作战,我还会继续战斗。”这不是电影桥段,是真实发生。德军眼看一座座地堡“熄火”,可每灭一个,总有另一个角落突然开枪。最后德军不得不把卡尔巨炮推出来,重炮狂轰二十多天,把整个要塞都炸成平地,人们甚至一度认为里面的人全都没了。这下谁还活得出来?
可就当硝烟散去,德军翻遍废墟时,一群满脸风尘、胡子拉碴的苏军残兵就像地底冒出来。他们不是军神,也不是超人,每个人站起来都摇摇晃晃,有的连说话都没气力。加夫里洛夫这位少校,被抓时手里还死拽着枪。德军很纳闷:“都成这样了,还想着开枪?”他被送进集中营,和那些日夜与死亡擦肩的战士一起苟且偷生。战后,他虽然捡回一条命,回到军队,却因“被俘”经历和失落的党证而遭鄙视。老百姓更愿意记住胜利的大场面,没人关心这位“倒霉蛋”英雄过的是苦是甜。不仅岗位被“请走”,甚至连做个普通工人都时常遭嫌弃。那年代就是这样,光荣事迹不被主流认同,再牛的人也可能被忘得一干二净。
你说加夫里洛夫的故事是不是有点讽刺?打仗时他是“苏联骄傲”,生生阻断德国人几十天,还差点给自己“殉了国”。活下来就成了“被俘败兵”,无数人用异样眼光盯着他,似乎只要活着回来就是背叛。等到舆论风向一变,文人作家把他挖出来,赶紧又给他补发“超级英雄”待遇,奖章房子言语夸。可真正的英雄需要靠别人的“封神”来证明吗?当加夫里洛夫几十年后领着金章讲故事时,有多少一起英勇战死的战友甚至连名字都没人记得。那些嘴里喊着“荣誉无上”的人,为什么昔日冷眼相待,今日又来高调歌颂?说到底,世道喜欢造神,也容易遗忘。假装敬仰,其实自己啥都没付出。真想学英雄,可有几个人肯在危急时刻为集体死扛到底?人们崇拜的是胜利,不是真正的坚持。
说到底,把加夫里洛夫这样的英雄推上神坛,到底是为他,还是给体制、给舆论“洗白”?一边高喊所有牺牲都值得,一边又对被俘、落难的战士半点包容都没有——英雄活着回来就该被嘲笑?难道只有死得其所、名字刻到纪念碑上,才算“光辉”?你更信任官方评定的“英雄榜”,还是能理解那些普通士兵的心酸?欢迎留言:你觉得真正值得纪念的应是举世皆知的“名将”,还是那些无名坚守、不求回报的小人物?你遇到加夫里洛夫,会选择致敬,还是耸耸肩快步离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