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为了提高猪对进口鱼粉的吸收和利用,应该如何加工饲料?

为了提高猪对进口鱼粉的吸收和利用,饲料加工环节需要围绕优化鱼粉营养保留、提升消化便利性、减少抗营养干扰三大核心目标,结合猪的生理特点(如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能力)进行针对性处理。以下是具体的加工策略:

一、鱼粉预处理:提升自身可消化性

进口鱼粉在与其他饲料原料混合前,需先通过预处理去除干扰因素,释放营养活性:

粉碎与分级筛选

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调整鱼粉粒度:

仔猪料:将鱼粉粉碎至0.8-1.0mm(过 80-100 目筛),避免粗颗粒刺激幼嫩肠道,同时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;

育肥猪 / 母猪料:粒度可放宽至1.2-1.5mm(过 40-60 目筛),兼顾消化效率与饲料颗粒稳定性。

注意:过度粉碎可能导致鱼粉中脂肪氧化加速,需配合低温处理(<40℃)。

脱脂与脱盐处理(针对高杂质鱼粉)

若鱼粉脂肪含量过高(>10%)或盐分超标(>3%),需通过低温压榨脱脂(温度≤60℃,避免蛋白质变性)降低脂肪含量至 5% 以下,减少氧化酸败风险;通过水洗脱盐(用去离子水浸泡后离心)将盐分控制在 2% 以内,避免肠道渗透压失衡。

热稳定化处理(针对易变质鱼粉)

对新鲜度较差的鱼粉,采用低温烘干(50-60℃)+ 抗氧化剂添加(如维生素 E、茶多酚,添加量 0.02-0.05%),抑制脂肪氧化和组胺生成,保护氨基酸活性。

二、饲料混合:优化营养协同性

鱼粉需与其他原料科学配伍,通过混合工艺减少营养拮抗,增强消化效率:

分步混合,避免微量成分损失

先将鱼粉与能量饲料(玉米、麸皮)按 1:3-1:5 比例预混,分散高蛋白浓度,避免猪采食时因蛋白过高产生应激;

再加入植物蛋白源(豆粕、菜粕)及矿物质预混料,确保氨基酸平衡(如鱼粉的蛋氨酸与豆粕的赖氨酸互补);

最后添加酶制剂、益生菌等活性物质(需在低温 < 40℃下混合,防止失活)。

控制混合均匀度

采用双轴桨叶混合机,混合时间设定为3-5 分钟,确保鱼粉在全价料中的分布变异系数(CV)≤7%,避免局部蛋白浓度过高导致消化负担不均。

三、制粒工艺:平衡适口性与消化率

制粒是提升饲料利用率的关键步骤,需根据猪的阶段调整参数,避免高温破坏鱼粉营养:

调质参数优化

仔猪料:采用低温调质(蒸汽温度 70-75℃,调质时间 30-40 秒),蒸汽饱和度 80-85%,使饲料颗粒软化但不糊化,保护鱼粉中的热敏性营养(如维生素 B12、核苷酸);

育肥猪 / 母猪料:可适当提高温度至 80-85℃,调质时间延长至 50-60 秒,通过适度糊化淀粉,促进能量与蛋白质的协同吸收。

颗粒压制与冷却

颗粒直径:仔猪料选3-4mm,育肥猪 / 母猪料选5-6mm,长度为直径的 1.5-2 倍,减少采食时的咀嚼负担;

冷却温度:冷却后颗粒温度需≤环境温度 + 5℃,避免余热导致鱼粉脂肪二次氧化。

特殊工艺(针对断奶仔猪)

对消化能力极弱的断奶仔猪,可采用膨化制粒(膨化温度 100-110℃,压力 0.6-0.8MPa),通过机械剪切力破坏鱼粉中难消化的蛋白质结构(如肌纤维交联),同时钝化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,但需控制膨化时间 < 30 秒,避免氨基酸损失。

四、添加功能性助剂:强化消化吸收

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外源物质,弥补猪自身消化能力不足,提升鱼粉利用率:

酶制剂协同

蛋白酶:添加酸性蛋白酶(适用于仔猪胃环境,pH 2.0-4.0)和中性蛋白酶(适用于小肠,pH 6.0-7.0),总添加量 0.05-0.1%,帮助分解鱼粉中的大分子胶原蛋白、肌动蛋白;

脂肪酶:针对鱼粉残留脂肪,添加微生物脂肪酶(活性≥10,000 U/g),添加量 0.03-0.05%,促进脂肪酸吸收。

益生菌与益生元

添加枯草芽孢杆菌(1×10⁹ CFU/g,添加量 0.1-0.2%)或酿酒酵母(5×10⁸ CFU/g,添加量 0.2-0.3%),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减少鱼粉在肠道内的腐败发酵;配合低聚木糖(0.05-0.1%),促进有益菌增殖,增强肠道黏膜吸收功能。

酸化剂(针对仔猪)

在仔猪料中添加柠檬酸(1-2%)或复合酸化剂(甲酸钙 + 丙酸钙,1.5-2.5%),降低胃内 pH 至 3.0-4.0,激活胃蛋白酶原,提升对鱼粉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效率。

五、加工后储存:减少营养劣变

加工后的饲料需妥善储存,避免鱼粉氧化变质:

采用密封包装(铝箔袋或真空包装),储存环境温度≤25℃,相对湿度≤65%,防止脂肪氧化和霉菌滋生;

储存时间:夏季不超过 15 天,冬季不超过 30 天,定期检测饲料酸价(≤5 mg KOH/g)和组胺含量(≤50 mg/kg),确保鱼粉活性。

总结

通过 “预处理优化鱼粉品质→混合强化营养协同→制粒平衡消化与保护→助剂弥补消化短板→储存维持营养稳定” 的全流程加工策略,可显著提升猪对进口鱼粉的吸收利用。核心原则是:根据猪的消化能力调整加工强度,在保护鱼粉营养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降低消化阻力。例如,仔猪料侧重 “细粉碎 + 低温制粒 + 酶制剂”,育肥猪料侧重 “适度调质 + 氨基酸平衡”,从而实现鱼粉高蛋白、高利用率的价值。#饲料原料#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