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载机搅拌机改装30搅拌斗搅拌均匀
将 30 装载机的铲斗改装为搅拌斗,实现搅拌均匀的效果,需要从结构设计、动力匹配、搅拌装置优化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改装,具体要点如下:
一、搅拌斗的结构设计优化
斗体形状与容积适配:30 装载机的搅拌斗容积需与整机承载能力匹配(通常 3-4 立方米),斗体采用弧形底部设计,减少物料堆积死角;内壁需打磨光滑,避免物料黏连,确保搅拌过程中物料能充分流动。
搅拌叶片布局:在斗体内安装多组螺旋式搅拌叶片,叶片角度设计为 30°-45°,且上下层叶片交错分布(如底层叶片负责将物料向上翻搅,上层叶片将物料向中心聚拢),形成立体循环搅拌轨迹,避免局部物料搅拌不充分。
卸料口设计:卸料口位置设在斗体底部中心,配备可调节的液压闸板,既能保证卸料彻底,又能在搅拌时通过闸板密封,迫使物料在斗内强制循环搅拌。
二、动力与传动系统匹配
液压动力强化:30 装载机的原有液压系统需升级,增加独立的液压马达驱动搅拌叶片,确保搅拌时的扭矩充足(通常需匹配 20-30kW 液压马达),避免因物料黏稠(如混凝土、砂石料)导致叶片卡顿,影响搅拌均匀性。
转速控制调节:通过液压阀组实现搅拌叶片转速可调(一般 5-15 转 / 分钟),针对不同物料(如干料、湿料)调整转速 —— 干料搅拌时转速稍高,利用离心力让物料充分混合;湿料搅拌时转速稍低,防止浆液飞溅同时保证均匀性。
三、搅拌过程的协同设计
进料与搅拌协同:改装时保留装载机的举升功能,进料时可通过铲斗倾斜角度控制物料进入量,避免一次性进料过多导致搅拌负荷过大;进料后关闭卸料闸板,先低速搅拌 30 秒让物料初步混合,再提高转速搅拌 1-2 分钟,确保均匀。
防溢与回流设计:在斗体边缘加装挡料板,防止搅拌时物料溢出;叶片与斗体间隙控制在 5-10mm,既减少摩擦磨损,又能避免物料在间隙处堆积,确保边缘物料也能被充分搅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