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中东局势突变,胡塞武装崛起,以色列被迫退避,美军航母出击也无济于事,难以压制

想象一下,一个靠着改装渔船和二手导弹起家的武装组织,居然能把世界头号军事强国逼到谈判桌上——而且谈的还是停火条件。 2025年3月,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了半个月的空袭,砸下去7.5亿美元的弹药,结果连对方的核心战力都没摸到边。

更讽刺的是,胡塞用单价5000美元的自杀式无人机,硬生生耗掉了美军价值200万美元一枚的拦截导弹。 这场不对等的消耗战,最后以美国航母悄悄撤离收场。

8月24日深夜,以色列空军偷偷派出四架F-35战机,借着沙特领空的掩护,直扑也门首都萨那。 他们的目标是总统府军事基地和炼油厂,行动代号“正义绿洲”。 以军想报复胡塞武装,因为对方从去年就开始用导弹砸以色列的机场和港口。 但这次空袭和之前六次一样,碰了一鼻子灰。 胡塞的防空部队反应快得吓人,大部分战机被逼退,只有零星炸弹落到市区。

这不是以色列第一次吃瘪。去年5月,胡塞武装第一次亮出“巴勒斯坦-2”型高超音速导弹,速度十倍音速,能带六个弹头。 它轻松撕开了以色列吹上天的三层防空网——“铁穹”、“箭式”加“萨德”,直接炸进特拉维夫郊区。 今年1月,同样的导弹又让本·古里安机场瘫痪了六个小时。 两百多架航班取消,几百万人躲进防空洞,机场跑道上的焦痕到现在还没补全。

胡塞的导弹不光盯着以色列,连美国航母都敢碰。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,他们袭击美军航母战斗群五次,还高调宣布打下一架F/A-18战机和22架“死神”无人机。 美军嘴上不认,行动却露了馅:商船全绕道非洲好望角,每趟运费多掏一百万美金。 红海这条全球12%海运贸易的命脉,硬是被几艘改装小船掐住了喉咙。

特朗普今年3月放狠话要“碾碎胡塞”,结果空袭打了半个月,反而把自己打退了。 5月初,他在白宫见加拿大总理时突然改口,说胡塞“不想打了”,还扯出个停火协议。 美国官员私下承认,空袭纯粹是烧钱——光弹药就花了7.5亿,还不算两个航母战斗群的部署成本。 更打脸的是,胡塞又顺手击落了七架美军无人机,连航母上的舰载机都掉海里两架。
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日子更难过。 他8月初抛出“全面占领加沙”计划,想把90万巴勒斯坦人赶到南部,10月7日后由以军全面接管。 命令刚下发,国内就炸了锅。 军队第一个反对:总参谋长直接警告,占领加沙意味着每月至少牺牲两百士兵。 经济更是垮得没眼看——货币贬值30%,旅游业损失二十多亿,老百姓买菜得多掏25%的钱。

特拉维夫街头很快挤满了十万人示威。 人质家属举着照片哭骂政府“牺牲亲人”,预备役士兵的母亲呼吁拒服“非法命令”。最新民调显示,72%的人要求立刻停火,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跌到28%,比战前腰斩还多。

国际社会也没给好脸色。 联合国大会149票赞成要求以色列解除加沙封锁;欧盟启动审查,可能取消每年几百亿欧元的关税优惠;德国直接断供“梅卡瓦”坦克发动机;西班牙拉上20个国家准备制裁内塔尼亚胡。 连一向撑腰的美国都变了调——特朗普嘴上说着“全力支持”,私下却派人推动分阶段撤军方案。

加沙的惨状成了胡塞武装最好的宣传片。 一百多万人挤在拉法难民营,饥荒和医疗崩溃每天都在上演。 胡塞发言人叶海亚·萨雷亚每次电视讲话都撂同一句话:“只要以色列不停止侵略,我们的导弹就不会停。 ”8月22日,他们又在阿拉伯海袭击了三艘美以船只,第二天还对美国油轮“托尔姆托尔”号发射反舰导弹。

美军的选择更现实。 8月份,驻伊拉克大使馆突然通知撤出两个重要军事基地的全部美军,还告诉伊拉克政府“不遵守撤军时间表了”。 表面说是应对什叶派民兵的火箭弹,实则是不想再烧钱——美军在伊拉克每年耗资百亿,却连基地大门都经常被抗议者包围。

胡塞的崛起背后站着伊朗。导弹部件、雷达技术、战术指导,全从德黑兰经荷台达港源源不断输入。 他们和黎巴嫩真主党南北联动:真主党在边境牵制以军兵力,胡塞就远程打击以色列腹地。 这种配合打得以色列防空系统左支右绌。

但胡塞也不是铁板一块。 也门国内70%的人依赖人道援助,缺粮缺药缺燃料。 他们的导弹能飞越千里,却未必能喂饱自己人。 美国和阿曼的调解之所以能成, partly 是因为胡塞也需要喘口气。

中东的牌局早就洗乱了。 法国、意大利退出美英护航联盟,自建行动框架;沙特一边谴责以色列,一边找中国斡旋也门和平。 美军撤出伊拉克后,只在科威特和土耳其留了支点,战略重心全速转向亚太和欧洲。

胡塞武装用行动证明了一件事:在这个时代,几千美元的无人机可以改写军事霸权的剧本。而特拉维夫和华盛顿的决策者们,还在消化这个反常识的现实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